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万象 > 正文

去年我国出生率跌破1%创43年来新低 学者分析“宝宝去哪儿了”

时间:2022-01-27
又一组人口数据公布,引发社会舆论注意。

澎湃新闻记者11月20日查询发现,国家统计局官网近期公布了《中国统计年鉴2021》,在第二章“人口”部分,公布了官方统计的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人口数据)。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创下了1978来的新低。同期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仅为1.45‰,同样创下197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从总量来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公布的数据,我国人口在2017年突破14亿大关,达到140011万人,2018年达到140541万人,2019年达到141008万人,2020年达到141212万人。也就是说,相比较前一年,2018年增加了530万人,2019年增加了467万人,2020年增加了204万人。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数据披露之后,多家媒体和专家相继进行了解读。

例如,第一财经援引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教授的说法: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人口总量增加的动力缺乏,越来越难,出生人口越来越少。发展的趋势,就是越来越接近于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相交叉的边缘。

董玉整分析,疫情影响人们的生育活动,已经成为全球的现象。其原因大致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疫情影响着人们的就业活动,疫情期间,有些人觉得疫情来了,收入下降或者工作没有保障,收入减少了,但生活支出的东西也许增加了,感到经济方面有了更多更大的压力。

其次,疫情带来的社会活动限制措施,影响了人们之间的直接交往,减少了男女之间的沟通交流,直至恋爱和婚育活动。第三,疫情影响了人们对于生活、对于生育活动的现实态度。压抑、紧张的心情、对未来恐惧的心情,都成为了影响人们现实生育心理和生育行为的重要因素。

除了疫情因素带来的出生人口短期大幅下降外,育龄妇女减少、婚育成本上升导致出生意愿下降等因素,仍是我国出生人口下滑的主要因素。

中国基金报则援引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翠玲的观点认为:新冠疫情除影响人类死亡水平、降低人类预期寿命外,还进一步压低生育水平,改变后疫情时代的人口结构。

张翠玲介绍,疫情还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推迟结婚,进而压低生育。婚姻登记对数常被作为下一年度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重要风向标,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2020年婚姻对数比2019年同比下降12.2%,同时,2020年初婚登记人数创近年来新低。初婚人数减少直接导致短期内潜在一孩生育人群规模更加收缩。



来源:澎湃新闻